即時新聞文教藝文

認識爵士樂的第一步,從【蘭燈爵士沙龍】開始,每月輪番開講!重量級音樂人接力登場,【蘭燈空間】攜手進入爵士的迷人世界

分享本文:

Views: 1

【記者游本謀/宜蘭報導】

魏廣晧(右)與許聰義(左)於【蘭燈爵士沙龍】首場講座中進行現場演奏與導聆,結合互動與示範,帶動現場氛圍。

【蘭燈爵士沙龍】首場講座《這樣聽,就懂爵士樂》吸引眾多樂迷參與,大家齊聚於悠閒舒適的蘭燈空間,輕鬆貼近爵士樂的歷史與風格。

【蘭燈爵士沙龍】首場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絡,展現爵士樂推廣在宜蘭社群中的深度共鳴與參與熱情。

總計六場次的【蘭燈爵士沙龍】系列講座,於每月輪番登場,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音樂人,帶領觀眾從多元角度貼近爵士樂。

從咖啡館的音樂、電影裡的配樂,到街頭藝人的即興演出,爵士樂看似遙遠,其實早已悄然融入日常,但對多數人而言,仍難以真正「理解」所謂的爵士風格到底是什麼?林孝信文化基金會策劃,6/15起至11/22於宜蘭蘭燈空間舉辦【蘭燈爵士沙龍】系列講座,計有6場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邀請風格獨具的重量級音樂人每月接力登台,帶領大家打開耳朵,重新認識這門自由、奔放、充滿靈魂的音樂藝術。

深耕音樂教育與藝文推廣的林孝信文化基金會,自2024年支持成立「蘭燈爵士樂團」以來,集結了在地一群熱愛音樂的宜蘭人,以「演出即教學」的方式培育音樂人才,讓成員在團練中精進技巧、於舞台上實踐所學。今年,基金會更進一步推出【蘭燈爵士沙龍】講座,透過系列性的主題規劃,期望讓爵士樂不只是一場場的演出,也能透過不同形式的推廣,結合知識分享、互動體驗與美感培養,成為更貼近生活的聽覺啟蒙,真正落實「讓音樂融入日常、走進生活」的初衷。

首場講座以《這樣聽,就懂爵士樂》作為開端,帶領大家踏出認識爵士樂的第一步,為整個系列奠定入門基礎,由蘭燈爵士樂團計畫主持人、同時為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主任的小號名家魏廣晧擔任主講人,攜手爵士鋼琴手許聰義,共同從爵士樂的歷史起源,延伸至演奏風格、樂器角色與即興語彙,透過現場示範與觀眾互動,引領聽眾貼近爵士樂的脈動。

當日現場座無虛席,除了眾多資深樂迷,也吸引不少首次接觸爵士的聽眾參與。在魏廣晧老師幽默風趣的引導下,氣氛輕鬆熱絡,讓大家在愉悅的午後時光中,感受到爵士樂的自由魅力與深層韻味,並獲得熱烈迴響。

魏廣晧表示:「基金會自成立樂團以來,便規劃了一系列完整的推廣計畫,期望以爵士樂為軸心,除了會持續透過校園音樂會與年度演出,讓大眾能從欣賞角度親近音樂,也希望透過像爵士沙龍這樣的形式,扮演教育與推廣的角色,我們每場都會設計不同主題,從歷史、風格、樂器到文化,希望帶領大家從多元角度理解爵士,走進它的魅力所在。」

他也進一步指出:「其實爵士樂是非常生活化的音樂,只要有人適時引導,聊聊它的背景與故事,音樂便不再遙遠,而是讓人樂於親近。希望透過這些講座,讓更多宜蘭的民眾,不論是學生還是各年齡層的朋友,都能一同感受爵士樂的美好。」

自六月啟動的【蘭燈爵士沙龍講座】,規劃每月一場、共計六場系列活動,每一場皆邀請專業音樂人擔任講者,結合自身專長與風格主題,帶領觀眾從不同角度切入爵士世界。於7/20登場的《拉丁爵士》,便由打擊音樂家吳政君主講,將帶領觀眾從古巴節奏一路搖擺至紐約街頭,體驗拉丁音樂如何與爵士語彙自然交融,展現熱情奔放的音樂魅力。

後續場次也是場場精彩可期,包括八月的《爵士人聲!爵士女聲!》,由女聲歌手吳青與蔡雯慧攜手演出,帶出女性在爵士發展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九月的《爵士吉他》,則由林華勁與劉雲平現場對談與實演,深入剖析吉他在爵士音樂中的角色與即興特色;十月登場的《爵士樂的起源-紐奧良!》,由林映辰老師主講,從歷史脈絡出發,帶領聽眾回到爵士誕生地——紐奧良街頭,重新理解這門音樂如何在文化交融中逐漸成形,並發展為今日熟悉的樣貌。
而整個系列的壓軸講座,則將在十一月邀請被譽為「台灣鼓王」的資深音樂人黃瑞豐老師親自登場,以《台灣鼓王來了!台灣爵士一甲子》為題,娓娓道來他所親歷的半世紀台灣爵士發展史,從早期演出環境的轉變、音樂生態的演進,到他如何將國際爵士觀念引介至本地,堪稱一堂難得一見、結合個人經歷與產業觀察的重量級分享。這不僅是一段音樂歷史的回顧,更是一場屬於台灣樂壇的集體記憶之旅。

〈活動資訊〉
【蘭燈爵士音樂講座】
場次:
08/17(日) 吳青 X 蔡雯慧《爵士人聲!爵士女聲!》
09/14(日) 林華勁 X 劉雲平《是「流行吉他」還是「爵士吉他」》
10/26(日) 林映辰《爵士樂的起源 – 紐奧良!》

11/22(六) 黃瑞豐《台灣鼓王來了!台灣爵士一甲子》
地點:蘭燈空間一樓 Lantern Space(宜蘭市中山路一段662號)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o8p21V


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