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專欄筆記

蘭陽筆記/老記者的老宜蘭印象

分享本文:

Views: 14

司馬牛

民國五十二年(1963)七月,台北市建國出版社出版老記者姚漢秋著作《採訪十五年》。曾任中央日報記者的姚漢秋記錄了民國三十七年以後在台東、桃園、宜蘭地區「採訪生活的劄記」,書中提到了早年他在宜蘭的生活印象,讀來饒有趣味。

本名姚衍生的姚漢秋,一九二二年三月生,福建省龍溪縣人,曾任中央日報記者、科員、戶籍副主任秘書,宜蘭縣閩南同鄉會總幹事,熱心閩台民俗研究。他的著作除《採訪十五年》,還有《台灣婚俗古今談》、《台灣喪葬古今談》、《閩南禮俗談》等多種,並創辦《正道》雜誌,也曾參與《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禮俗篇續編纂修工作。宜蘭縣前立法委員邱永聰在姚漢秋創辦的《正道》創刊號賀詞中曾提到:「姚先生擔任新聞工作已歷廿年之久,他所發表的文章,除了報社之外,還包括副刊、雜誌、以及新聞界的刊物,不下二百萬言….」。

在《採訪十五年》書中,姚漢秋提及早年他在宜蘭的生活印象,諸如:「也許宜蘭地方貧瘠,更也許是人們儉樸成性,以羅東酒家區來說,生意並不怎樣理想。而宜蘭市雖也有不少酒家,連年累月,難得聽到熱烘烘的猜拳行令聲。去年(指1962年)有人在宜蘭市新民路開設東雲閣大酒家,氣派之大,冠及東部。但生意並不理想,不及一個月,兼受歐珀和愛美兩颱風,損及設備,也就一蹶不能復振了」。

「以民俗來說,本省各縣市對於喪禮,早已廢除以五顏六色的紙張和蔑紙紮成房屋,於除靈那天晚上,燒給人的習俗。但在宜蘭縣,仍有一部份人保存閩南這種燒冥屋的習俗。」

「宜蘭縣的藥房特多,據說全縣共有二百六十多家。單就宜蘭市的中山路,起碼有卅家以上,真是可三、五步就有一家藥房了。由於藥房過多,難免要相互競爭,於是乎,一般藥品,都較任何縣市便宜,以【九一四】藥膏來說,在台北、桃園等地,起碼每盒要賣三元五角的,在宜蘭只要二元就可以買到了。」

目前在宜蘭居住的年長者,或許還有這些印象吧。他提到的「有人在宜蘭市新民路開設東雲閣大酒家」,不知是否就是後來羅東的「東雲閣」?而現在好像也沒有看到「九一四」藥膏了。

業已病逝的姚漢秋於民國五十年從桃園遷調來宜蘭,從此定居宜蘭。民國五十九年元月曾與洪振合、簡添榮、連良鷗、徐萬得等十一位同年生的友人組壬戌同寅會,他排行老大。

宜蘭縣已故縣長陳進東曾救過姚漢秋一命。原來,有一次姚漢秋騎腳踏車經宜蘭市新民路時,不慎摔倒在宜蘭醫院對面的水溝,他對傷口不以為意,輕忽破傷風,隨便塗個藥,翌日他到縣府採訪與陳老縣長談話時,老縣長一眼就看出傷口發炎嚴重,趕緊為姚漢秋注射….。


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