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鄉武淵水火同源增遊憩設施帶動地方觀光
Views: 13
【記者游本謀/冬山報導】
吳澤成主委(左三)冬山鄉長林峻輔(左一)聽取簡報。
吳澤成主委實地訪查武淵村居民使用天然氣情形。
冬山鄉公所辦理「武淵水火同源農村環境營造計畫工程」係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補助,且經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通過之地方創生計畫;該案補助經費為新台幣1350萬,冬山鄉公所另自籌450萬,主要係擴大武淵水火同源的腹地,活化閒置區域,增設攀爬網、滾輪式溜滑梯、地景及行車動線整理等,完工後可串聯1、2期園區,並連結冬山河左岸自行車道,成為優質的親子公園。「武淵水火同源農村環境營造計畫工程」今年2月開工,預計今年10月完工。
宜蘭冬山鄉武淵村天然湧泉夾帶沼氣,早期當地居民可蒐集天然資源用於民生,又後續逐漸演變成「水火同源」景點;現除景點外,尚有五戶民眾使用著水火同源的天然氣於家用炊煮、烘棉被、燒熱水等用途,期望日後能以這項特色推展地方創生、促進地方觀光。
吳澤成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5日在鄉長林峻輔等人陪同下到武淵村水火同源訪查,並聽取簡報。吳澤成表示,他期許未來能利用武淵水火同源之資源,擴大農村之能量、一併推展特色觀光。
林峻輔鄉長表示,將以現有之冬山老屋活化計畫,將武淵村落納入計畫範圍以提高青年回流及地方紮根的意願,增進地方就業之機會。
據指出,武淵水火同源的歷史源由,本區天然氣來自地下有機物質受微生物分解產生之生物氣,形成後受壓溶解於地下水,再隨抽水或自湧至地表之減壓過程而溢出。
早期即有小規模應用,最早紀錄可上溯民國11年武淵國小鑿水井發現天然氣,後續以簡易分離設備收集氣體使用,系統性探勘工作始於民國63年,在宜蘭-羅東先後鑿8口深度300公尺左右之探井,產量最大之武淵1號井日產約400立方公尺,其它2號井無法生產外,各井日產在8至55立方公尺之間。初估含水溶氣之區域面積約50平方公里;因各井結果出入較大,難以確定。
「水火同源」為水與火共存之特殊景觀。北台灣僅一處,在冬山鄉重要資源,本案以水火同源第一期工程作延伸,於閒置之空間增設攀爬網、滾輪式溜滑梯及行車動線整理等,完工後擴大武淵水火同源腹地,串聯1、2期、並連結冬山河左岸自行車旅遊動線上的節點。透過定期舉辦輕旅行活動,帶動民眾參加體驗水火同源地景特色,與學校配合地方環境教育,了解當地居民天然氣之生活運用等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