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漁港廢棄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在南方澳
Views: 11
【記者游本謀/蘇澳報導】
完成三方共同作公開簽署合作備忘錄儀式,與會者一起合影。
陳春生總幹事說明推動設置南方澳漁港廢棄漁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過程。
工作人員正從漁船吊起廢棄網具等。
蘇澳區漁會配合政府推動「向海致敬」政策,共同維護海洋資源保育,確保漁業資源永續經營的政策,獲農業部漁業署、宜蘭縣政府等補助,並與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三方協議共同合作,在南方澳漁港南興碼頭「廢棄網具暫置區」旁,設置全國第一座漁港廢棄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20日舉行公開簽署合作備忘錄。
簽署合作備忘錄儀式在蘇澳區漁會4樓禮堂舉行,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漁會常務監事李政祈、漁會總幹事陳春生、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科長陳鴻文、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眉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環保推展組高專柳宗言、宜蘭縣政府農業處處長李新泰、羅志鑑建築師及地方漁民團體等出席。
陳春生總幹事表示,漁會在4年前即開始推動設置南方澳漁港廢棄漁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能獲得農業部漁業署、宜蘭縣政府等單位全力支持,從無到有,過程雖然辛苦,能有今天的成果,令人感到相當欣慰。
海洋廢棄物是全球關注重要議題,受人為活動、地形及潮汐等因素影響,海岸、漁港內及碼頭堆積廢棄漁網具等廢棄物,為解決日益嚴重之海洋廢棄物(廢棄漁網)汙染問題,除源頭管制與減量,以減少廢棄漁網進入海洋外,施行廢棄漁網的回收與再利用的處理管道也是當務之急。
目前堆置於廢漁網暫置區之廢漁網約20噸,而南方澳地區廢漁網年產出量視天候、人為等因素,年產出量約在80至100噸不等,其中以扒網漁船廢漁網為大宗,刺網次之,延繩釣(含大綑、小綑)佔小部分;每年本會不定時請廢漁網回收廠商前來清理,處理量平均約在90噸左右,倘再持續推動海上廢棄網回收,一些隱性的廢棄網具(如隨意丟棄或自海上攜帶返港等)將會一一浮現,屆時廢棄網具年回收數量預估將高達150噸以上。
為使這座「南方澳廢棄網頭裁切處理廠」順利運作,由蘇澳區漁會、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三方協議共同合作進行「 南方澳漁港廢棄漁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 」計畫,由蘇澳區漁會負責爭取場域、設備建置;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材質化驗、分類,並將可以回收部分協尋回收廠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則負責志工招募、廢棄漁網處理前、後之分類、剪裁、打包等,三方秉持誠信原則進行本合作之規劃與執行,讓廢棄網具回收再生,達到資源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