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筆記

蘭陽筆記/昔日宜蘭戲院 留給觀眾多少的回憶……

分享本文:

Visits: 7

如今仍屹立在宜蘭市康樂街的宜蘭戲院舊建築。【司馬牛/攝】

司馬牛 撰

在宜蘭市康樂街,1987年歇業至今的宜蘭戲院,已逾30年了。戲院門口圍板一直貼有「施工中請勿靠近」的告示,還有「意象、裝置、迷宮」文字;這六個字內涵,不知是否是已成廢墟的戲院,「施工」整修規劃後的新貌?

我不進電影院看電影已經三十幾年了。1975年寄居宜蘭後,在宜蘭市曾走進樂宮、宜蘭兩家電影院看電影,多次想進東港路富國戲院看「好看」的歌舞團表演,也只是心動而沒有行動;不過卻也在宜蘭戲院看過「插片」--正片放映一半突然插播「黃色」影片,短短幾分鐘讓人心跳的鏡頭,還讓我「道貌岸然」的寫了一則新聞「譴責」,對宜蘭戲院也就是這樣留下難忘印象的 。

此外,對宜蘭戲院印象深刻的,是宜蘭縣政府曾委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進行「歷史空間調查」,宜蘭戲院也納入「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辦理。1996年11月9日下午縣府召開審查會,就委託案進行交換意見時,部分與會人士批評調查作業粗糙,錯誤不少,認為規劃單位調查不認真,繪製的剖面圖錯誤百出,所提出的管理與維護建議亦不切實際,例如指宜蘭戲院的建造年代在民國初年,實際應是民國二十年左右,要求縣府注意。

依據已故地方文史工作者陳健銘暸解,宜蘭戲院是由幾位地方任紳籌資建造的磚造二層樓建築,第一層樓提供496個座位,二樓有140個座位,座椅為木椅,有電風扇及冷氣設備,於1933年八月落成啟用,初期以演出新劇(現代劇)、歌仔戲為主,1940年代後改以電影放映為主,早期多放映臺語、日語片,後來是西洋片,每天自下午一時三十分起,三時三十分、七時三十分、九時三十分放映四場,西洋片由首輪片到第三輪的片,就慢慢走下坡歇業了。

目前宜蘭戲院舞台上方的木桁架屋頂已完全倒塌,門窗玻璃嚴重破損,戲院門口也常有堆置雜物或停放車輛,在髒亂與頹敗的外表下,戲院整體的外觀,除了入口加建的騎樓外,並無其它顯著的改變,正立面的裝飾亦保存得相當完整。由於附近攤販雲集,行人車輛穿梭,想拍一張戲院乾淨的門面頗不容易。

宜蘭戲院為日治時期宜蘭市四座現代式戲院中,僅存的一座,當年建築樣式頗前衛,是宜蘭市重要地標。如今荒廢多年,宜蘭市已有演藝廳、宜蘭故事館等各類展館,修建再做為電影院、劇場或藝文展館,現在已難經營了

「風華半世紀 悠悠念斯地」,不知宜蘭戲院頹敗的外表與內部空間何時能煥然一新?

蘭縣政府曾委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進行「歷史空間調查」,宜蘭戲院也納入「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辦理。【司馬牛/攝】


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