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宗教寺廟

二結王公廟「千人泥塑」傳承在地信仰精神,中央、地方等各界共同見證歷史性一刻

分享本文:

Views: 2

【記者游本謀/五結報導】

二結王公廟「千人泥塑」吸引1300多位鄉親共襄盛舉。

參加二結王公廟「千人泥塑」活動鄉親在廟前捏塑。

參加二結王公廟「千人泥塑」與會長官貴賓一起壓手印,見證歷史性一刻。

文化部長李遠(中)將黏土貼在神尊雛形上。

宜蘭縣五結鄉二結王公廟11月8日盛大舉辦「千人泥塑王公大神像」活動。號召1300多名鄉親共襄盛舉,將信眾親手捏製的泥土摻入香灰後,貼附在尚待塑形的鎮殿神像模型上,象徵性地成為神像的一部分。此活動不僅延續了二十八年前「千人移廟」的精神,更是一場融合民間信仰、藝術創作與社區營造的文化傳承盛事。

文化部長李遠、行政院政務顧問林國漳律師(同時為民進黨宜蘭縣長參選人)、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縣議會議長張勝德、立委陳俊宇、五結鄉長沈德茂、縣文化局長黃伴書、縣議員簡松樹、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邱嘉進等多位政要皆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場地方創生歷史性的一刻。

主祀古公三王的二結王公廟擁有超過二百年歷史。為解決舊廟空間不敷使用的問題,廟方決定在原址興建新廟。在28年前即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曾動員近千名信徒與志工,以「千人移廟」的方式將舊廟平移保留,成為當時一大創舉,也因此被列入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

隨著新廟落成啟用,廟方再度發起「千人泥塑」活動,為鎮殿神像的塑造揭開序幕。財團法人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表示,此次預計塑造三尊高達二百四十公分的鎮殿泥塑王公神像。在民眾堆疊出神像模型後,將邀請薪傳匠師進行專業的設計與製作,工期預計二年後完工。

張明華董事長指出,此次參與人數超乎預期,超過一千三百人共襄盛舉,從天公作美的好天氣,到信眾的熱情參與,都是王公保庇的體現。他強調:「這不僅是一場塑像工程,更是文化重構與精神傳承的行動。」

文化部長李遠與代理縣長林茂盛等貴賓也親手壓製泥土手模,這些手模燒製後將陳列於廟方文史館,作為歷史見證。現場上千民眾將按壓指印的泥塊,親手貼附在神像上,展現了深厚的社區凝聚力。

林茂盛代理縣長強調,「千人泥塑」活動完美結合了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以社區為基礎、信仰為核心,讓民眾透過親手泥塑體驗傳統工藝之美,深化對地方文化與信仰的連結,重現二十八年前「千人移廟」的感動,展現文化在地化與信仰生活化的精神。

二結王公廟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王公生所舉辦的神轎過火,是全國最盛大的神轎過火儀式,已被列入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此次「千人泥塑」活動的舉辦,象徵著地方信仰在傳承的道路上再創新篇章。


分享本文: